早报

10.27 N记早报

1. 西宁、兰州、郑州多地防疫致看病难、买菜难

二十大结束后,多地疫情防控危机重登热搜。

西宁疫情封控导致居民看病难、买菜难。网友求助贴称,患尿毒症的奶奶因居民楼被锁而无法透析;孕妇称自己走了 10 公里去产检;家属称老人在封控中无法购买合适的食物,“饿着肚子走了“;农名工称在工地上吃不上饭,在公共厕所靠着暖气睡觉;居民称防盗门从外面被用铁丝锁死。

郑州富士康防疫混乱,工人挨饿。工劳小报称,富士康出现病例后,工厂未及时通报,造成大面积感染。工劳小报分析,上海疫情后,许多大型工厂推行“闭环生产“,即工人在工厂内吃住生产,与外界隔离。这种举措增加密集空间疫情传播的可能,并形成新的管理压制和霸权,导致工人遇到问题后无法向外求援。

宁夏一位货运司机在河南隔离点内离世,官方拒透露死因。根据自媒体苑汇,37 岁的长途货运车司机郭刚从银川运送蔬菜等防疫物资前往河南省信阳。10 月 18 日,郭刚因红码在信阳当地集中隔离。10 月 24 日,郭刚经抢救无效死亡,有关部门拒绝向家属透露具体情况及出示死亡证明等相关材料。

兰州出现“露天方舱“,居民在低于 10 度的夜晚过夜。视频显示,兰州市七里河区万辉广场停车场出现“露天方舱“,行军床整齐地排列在空地上。视频中一居民说,“不管了,这时候谁也管不了谁了“。 #防疫中国

2. 荷兰、西班牙、爱尔兰等国启动调查中国驻外警务站,称其违反国际法

在人权组织保护卫士(Safeguard Defenders)发布中国海外 110 调查报告后,荷兰、西班牙、爱尔兰等国媒体和政府证实该国存在类似中国驻外警务站,各国外交部已经向中国政府质询并启动调查。

这类驻外警务站通常挂牌“警侨事务海外服务站“(Police Overseas Service Station)。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周三的发布会称,有关部门为帮助中国公民克服疫情等困难而设立服务站,包括身体检查和换驾照等项目。但媒体和人权组织调查发现,这些警察站兼具“劝返“犯罪嫌疑人和镇压异见人士的职能。

据荷兰媒体RTL News报道,在荷异见人士 Wang Jingyu 称,自己接到中国驻荷警察站的电话,被要求回国“解决问题“,并被威胁“考虑自己在国内的父母“。荷兰外交部称,荷兰政府未在外交渠道被知会这类警务站,这已违反《维也纳公约》等国际法、双边条约和国内法。

西班牙邮报El Correo报道称,中国外交官称,由于双边条约复杂,引渡困难,对犯罪嫌疑人施加压力使其回国没有问题。西班牙政府已对境内中国警务站启动调查。

据保护卫士调查,中国在 21 个国家共有至少 54 个警务站。公安部去年劝反 23 万犯罪嫌疑人回国。

3. 《南华早报》内部审查施压关于新疆生育控制的调查报道,编辑辞职后遭管理层威胁

HKFP报道,《南华早报》中国组高级编辑 Peter Langan 和两名记者因三篇关于新疆生育控制的重磅系列调查报道被管理层无正当理由毙稿后,于 2021 年辞职。

Peter Langan 称,该系列调查报道依据中国政府公开数据,显示在中国开放二孩政策后,新疆生育率不升反降,并结合其他关于新疆生育控制措施的通告和报告,得出结论。然而,稿件被多位管理层编辑驳回数十次。他称,“很清楚的是,管理层通过拖拉和鸡蛋里挑骨头的方式来确保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发表新疆的调查报道“。

在 HKFP 发布报道三小时后,Peter Langan 收到《南华早报》公司律师函,称其将稿件及相关资料提供给他人,侵犯了《南华早报》的知识产权,公司或将采取法律措施。

《南华早报》公司被阿里巴巴收购,是其子公司。

香港《国安法》落法后,香港中文大学民调显示,2021 年香港媒体的社会公信力是 20 年来最低。无国界记者报告显示,2022 年香港新闻自由度排世界 148,至少有 13 名记者目前在监狱。 #新闻自由

欢迎加入NGOCN的Telegram频道:ngocn01

微信好友:njiqirenno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