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望平街之前,我一度以为没有多少人会来,最后又变成和朋友吃饭、喝茶、聊天——就像2013年,我去参加反对彭州石化的抗议一样。”以下是成都抗议现场,一位目击者对NGOCN的讲述。
周日我本来是要上班的,不过武侯区刚好发了社会面疫情防控的通告,“严格重点场所管理”、“暂停营业”。后来我也会想,是不是因为恰好是周末,才有了这场我从未遇见过的大规模抗议。
前一天和朋友看了世界杯,一边还在关注上海乌鲁木齐中路的抗议,所以第二天我一直睡到中午才起来,下午就去了玉林路,打算逛逛街,或是找朋友一起晒晒太阳、聊聊天。恰好也是这天的三点左右,就在玉林路小酒馆外,几个女生站在路边手持白纸,无声抗议。网上看到这张照片之后,我决定去看一看。那是下午四点。
去到的时候,几个女生还在,现场的人不多,甚至可以说是没人管她们。路过的司机有些会鸣笛,还对她们说,“我支持你们”。后来,站在那里拿着白纸的人又多了两三个——有人自发地加入。我本来也想加入,但又很担心会被警察找上门。后来我也得知,几个女生都被警察找去做了笔录。
待到五点左右举白纸的人都撤了。我在那里遇到了几个认识的朋友,就打算一起去望平街。
去望平街之前,我一度以为没有多少人会来,最后又变成和朋友吃饭、喝茶、聊天——就像2013年,我去参加反对彭州石化的抗议一样。因为那天成都还发生了不少事,早上就传出有两个男生在太古里悼念乌鲁木齐的遇难同胞,最后被警察带走了。等到下午的时候,又有消息传出来,望平街已经有不少警察严阵以待。
从玉林路到望平街差不多有6公里的路,我们骑了半个小时的共享单车,到现场的第一眼,是沿着河边的一排警车和大批警察。
望平街算是成都比较出名的一条文创网红街,周末一般都很多人。按照之前来的经验,进街只要出示健康码就行,但这次不一样,卡口的保安严格地执行扫场所码的规定,说实话我挺怀疑是警察为了收集入场人士的身份信息。
所以我们绕着街区走了一圈,想看看有没有别的办法能够溜进去,后来还是有个现场的朋友给我们指了一条路。进去之后我们先去吃了饭,巧的是,旁边的一桌年轻人后来也去了现场——晚上离开的时候我们又碰上了。
吃完饭去到现场已经是七点多,那是亚朵酒店前面的空地,看到现场的第一眼我是震惊的,因为路上、花坛上密密麻麻都已经站满了人,中间则是已经摆满了蜡烛,保安已经在拿栏杆准备把路封起来。这是我完全没有预料到的场景。
一开始我还在观望,我在附近走了一圈,又在一旁找了个空地抽了一根烟。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女生过来问我,“你需要A4纸吗?”,一个男生哭得稀里哗啦地在我面前走过。
我以为自己只是来凑热闹的,我以为如同往常参与的活动,不过也是抽烟、喝酒、聊天。直到这一刻,耳旁是人群的呐喊,“不自由,毋宁死”。我觉得,我还是要进去看一看。
地上是蜡烛和鲜花,有个新疆的男生讲了一段话,我现在记不清他究竟说了什么,只记得他没有戴口罩。人们在唱《国际歌》、《你要跳舞吗》,旁边的女生问我,“你要蜡烛吗,我带了一百多支蜡烛”。
我没有设想过自己处于这种场景下的状态。在看乌鲁木齐的视频时,我是伤心;在看上海的视频时,我是愤怒。但在这一刻,我只是想哭。
想哭的也不止我一个,哭出来的则是更多,在现场的时候,总会不久就能看到一个人哭着离开人群。
人群的口号继续响彻天空,“不自由,毋宁死”,“不要核酸要自由”,“要生存”,“要新闻自由”。一个人喊下一句口号,一群人呼应一句口号。
那种场景之下是没有办法感受到时间流逝的,直到喊到嗓子都沙哑,已经感到疲累的我开始慢慢走到一边,拍视频、发朋友圈。我当时心里冒出的念头是:这群人的身体怎么能这么好!
警察也开始做事了。
他们在人群的外围排成了人墙,有警察进来试图拉起警戒线,想把最中心的鲜花和蜡烛围住。有人试图上前和警察理论,“你为什么要做这个事,你可以不做这个的”。有几个男生拿起了火机,烧掉了隔离带,现场响起一片欢呼。
警察也没有再尝试封锁,只是在反复地对人群喊道,“快散咯”,“快散咯”。
那是九点左右的时候。我也不确定是什么原因,可能是觉得喊得也差不多了,可能是觉得警察开始组成人墙驱散,有被捕的危险。人群之中开始慢慢传递一个信息:“有序撤离,不要落单,和朋友一起走”。
但事实上大家并没有真正的撤离。在望平街出来的东风路上、桥头上,依旧是黑压压的一片人,大家都想确认后面的人都安全离开之后才撤离。有人甚至也在外面继续喊起了口号。
在我所能看到的地方,警察开始增援,一辆中巴车,又是一辆中巴车,有的上面坐满了警察,有的则是空车,是要来抓人的吗?我们都有些担心。
接下来就是整个晚上我冲击最深的一刻之一——上百个身穿黑色衣服的便衣直接冲进了人群之中进行驱赶,聚集的人群瞬间往两边跑,整个场面开始乱了起来。因为那天晚上,据说是附近通知不允许网约车运行,很多人都是骑共享单车过来的,所以路边基本停了很多单车,警察冲过来的时候,单车倒了一地,有人也摔倒在了单车上。而在望平街里面,大批警察也开始对尚未走出来的人群大声喊,“走咯”、“走咯”。
事实上那一瞬间我竟然没有太多反感的情绪,甚至当时朋友跟我说“这群警察好暴力喔”的时候,我还试图“解释”:清场不都是这样子的嘛。
但我还是没办法忘记那个画面对我带来的冲击,一群警察蜂拥而上,无助的人群四散而逃,好像一群豹子冲击迁徙的羊群。后来,朋友也告诉我,有很多人当时已经被抓了,只是我没有看到。
也是在这次冲击之后,我和人群分隔开,和朋友也失散了,我在旁边等了一段时间朋友,最后决定回家。那大概是晚上十点多。——后来我知道,另一头的人们还在高喊口号到十一点。
回想那个晚上,我感慨的是,年轻人们实在太值得敬佩,现场的主力都是年轻人——那天晚上也来了不少成都当地的知识分子,他们更多是站在一旁记录和观察,很少喊口号。尤其让我感受到力量的是成都的女生,我后来听说,在人群撤离望平街的时候,警察原本要求扫健康码,是几个女生上前理论,最后才作罢。
这场抗议给我的感觉,也并非是争取什么宏大的权利、言论自由、新闻自由,只是没办法过日子了,争取活下去的权利。
但这也是我气愤的地方,因为回到家我刷微博,看到了很多质疑的声音,“境外势力”、“港独、台独”。不少人还说现场没有成都人,网上也没有成都人说话。没错,现场有人质疑有些口号是不是太过激烈。但我没有怀疑过所有人,因为我就在那里。至于发声,发微博可能会被网暴,发朋友圈可能被警察找,并不是没有成都人发声,而是成都人说不了话,因为成都人害怕.我也害怕,我在成都生活了十年,算不算一个成都人?
至于现在,我其实也不知道未来会怎样。一边担忧着后续的影响,有朋友建议我删掉手机里拍下的几十个视频,我只好慢慢在处理。
一边也在想,如果有下一次,我一定还会去。如果被抓了人,要声援,我也一定会去。
紧急关注:
近日中国多地有大量曾参与白纸运动的公民被警察带有问过,有网友在社交媒体分享成都被捕的年轻抗争者仍在看守所,也有网友表示广州仍有年轻抗争者失联。我们呼吁大家持续关注他们的情况。另外,应对紧急情况,我们特别制作了一份《针对警察上门及防止被电子取证指南》。如果你有相关风险,希望这本指南对你有用。
也欢迎你给我们提供反馈意见或者提出你的问题,请邮箱发送至:[email protected]。我们将根据情况和需求推出系列《公民安全行动指南》,祝愿大家平安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