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报

6.16 N记日报

1. 历史学者茅海建被澳门法院一审判处“性骚扰罪”,判囚 7 个月,缓刑 2 年

《财新网》报道,知名历史学者、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澳门大学特聘教授茅海建被曝涉性骚扰。经澳门初级法院刑事法庭判决,茅海建以直接正犯、故意及既遂方式触犯了澳门《刑法典》第 164-A 条的“性骚扰罪”。判决书全文目前尚未公布。

《澳门日报》2022 年 7 月 17 日报道,有澳门大学教授疑在因防疫而“相对静止”期间在校内宿舍举办派对及性骚扰学生。《澳门日报》援引澳门大学学生刊物《橙报》报道称,该名教授邀请多位在读学生于校内教职员宿舍聚餐,于席间性骚扰女学生,包括多次说出不礼貌且具有性意味的言语,拥抱、抚摸等身体接触及意图强行袭胸行为。当事人已向警方报案。

案件于 2023 年 5 月及 6 月在初级法院以公开形式审理,有自称为学生的公众旁听。6 月 13 日,澳门初级法院第二刑事法庭判决茅海建性骚扰罪名成立。判囚 7 个月,缓刑 2 年。

茅海建现年 69 岁,现任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特聘研究员,澳门大学特聘教授。他是中国近现代史研究学者,以两次鸦片战争史和戊戌变法史的研究闻名学界,有较大学术影响力。其主要著作包括《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1995)、《近代的尺度:两次鸦片战争军事与外交》(1998)、《戊戌变法史事考初集》(2005)、《从甲午到戊戌:康有为我史鉴注》(2009)、《戊戌变法史事考二集》(2011)等。

2. 中国国家统计局:青年失业率高,但每周工作一小时及以上即算作就业

《界面新闻》报道,6 月 15 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一个关于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的发布会上说,青年失业率处于高位,16-24 岁的青年人总量大概有 9600 万人,其中有 3300 多万进入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获得工作机会的有 2600 多万,而失业者达 600 多万。

关于这一统计数据及其标准,付凌晖表示:按照国际劳工组织关于就业、失业的统计标准,就业人口是指在调查参考期内,通常为一周,为了取得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而工作一小时及以上和因休假、临时停工等暂时离岗的人,这些人都属于就业。“每周工作一小时即算作就业”这一说法在网上引起极大争议。

3. 欧盟委员会警告成员国,华为和中兴可能对欧洲的资讯安全构成威胁,呼吁停用

德国之声报道,6 月 15 日,欧盟委员会(European Commission)内部市场执委布雷顿(Thierry Breton)在新闻会上表示,华为与中兴的相关设备“可能成为损害我们(指欧盟)利益的‘武器’”,仰赖这样的设备将对欧盟的共同安全构成严重的漏洞,是欧盟承担不起的风险。他呼吁欧盟的 27 个成员国及其电信运营商应该将华为和中兴的设备排除在其移动网络之外。

2020 年,欧盟通过一项指导方针,敦促成员国对高风险的 5G 供应商加以限制或禁止,避免危害其电信网络核心的安全。然而迄今在 27 个成员国之中,只有 10 国对华为、中兴等高风险的供应商进行限用或排除。布雷顿说,这样的禁用速度“太慢了”,由于过度仰赖这公司设备、形成弱点,欧盟因此暴露于重大的集体安全风险中。

德国内政部长费泽尔(Nancy Faeser)今年 4 月曾表示,德国正在审查其 5G 网络中的中国组件葡萄牙 5 月也发布了一项决议,可能禁止电信运营商在其 5G 移动网络和 4G 平台中,使用中国设备。

4. 联合国报告:男女平等十年来停滞不前,四分之一的人认为“男人殴打妻子合理”

BBC 中文网报道,联合国开发计划署 6 月 12 日公布最新“性别社会规范指数”(Gender Social Norms Index, GSNI),显示全球近九成人口对女性仍持有根本的偏见,25% 的人认为男人殴打妻子是正当的。

有关调查数据来自 80 个国家和地区,覆盖全球 85% 的人口。报告指出,尽管 #MeToo 等社会运动不断涌现,但性别偏见仍然根深蒂固,新冠疫情中更多女性失去收入来源,也导致性别不平等问题恶化。全球近一半人口认为男性比女性是更好的政治领袖,只有 27% 认为女性享有与男性相同的权利对民主来说是必要的。报道还说,女性的教育水平和能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高,但在 59 个女性受教育程度比男性高的国家中,女性的平均收入比男性低 39%。

研究人员表示,全球性别不平等的情况在过去 10 年间处于停滞状态,预计世界将难以达成联合国在 2030 年前实现性别平等的目标。联合国秘书长在今年 3 月的一次会议上警告说:近几十年来在性别平等取得的进展“正在我们眼前消逝”,以目前的发展来看,“实现性别平等还需要 300 年”。

欢迎加入NGOCN的Telegram频道:ngocn01